垃圾投放时段,住户刚走近投放点,垃圾桶就完成身份识别,自动打开并播报提示;垃圾一入桶中,系统当场“打分”,如果有住户连续多次得低分,会收到短信提醒。

今年以来,金东区全力建设城乡垃圾分类示范区,打造数字化场景下的治理新格局。从几年前的“两次四分”1.0版到眼下开展的“智管分类”4.0版,金东区以智慧垃圾分类让市民生活更美好、城乡更美丽,为全国文明城市增光添彩。

垃圾分类“新时尚”,习惯扭正是“痛点”。近年来,金东区通过详细排摸人口、垃圾量、分类准确率等数据,在封闭式的城市小区内选取试点,逐步升级、铺开。有1000多户居民的多湖街道东华家园小区,垃圾站两年迭代升级3次,从“简单版”“隔间版”“庭院版”再到“智治版”,掀起从“人人捏着鼻子绕路”到“乐与垃圾站和谐相处”的文明旋风。“小区垃圾站变‘文明站’,美观整洁又智能便利,大家的分类习惯和水平越来越好了。”多湖街道垃圾分类办主任钱朝辉说。

F1.png

“新时尚”切实铺开,文明之风吹遍城乡的同时,金东区开始探索常态化管理之路,确立“撤桶并点、数字赋能、无人值守、全国一流”的目标,在基础好的城市小区内继续试点,为垃圾站配上“眼口脑”智能硬件设备。

F2.png

同时,还就垃圾分类“投”这一环节,细分出时间、投放户、重量、类别等信息项,并以小区为单位建立数据池,前端垃圾站每产生一次投放,有关数据都会传回“后台驾驶舱”,实现对区域情况的动态掌握,便于梳理工作重点。金东区还以微信小程序形式联通居民手机与“后台驾驶舱”,让居民随时随地可知自家垃圾投放和分类情况,并累积“文明积分”获取激励小奖品。

给垃圾桶添上“数字化”的翅膀,会不会让老年群体“抓不住”?金东区采取“刷脸、刷卡或扫码”方式满足多方需求。在东孝街道金瓯佳苑小区,66岁的潘冬兰告诉记者,她和老伴已经适应了“刷脸”。

F3.png

“垃圾分类4.0版”还实现了24小时“在线”管理,让被动静态的“保文明”成为主动动态的“创文明”,既提高了综合执法部门管理服务质效,也让城市更文明。东孝街道翡翠城小区居民王爱莲说,小区环境变美了,邻里关系也从以前的“各扫门前雪”,变成现在“一呼百应”“亲如一家”。

据区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,截至目前,全区已有26个小区实现4.0版本升级。有了“数字化”武装,前端分类准确率由90%提升至95%,金东将力争城区封闭小区全覆盖,以崭新的文明风景,让群众收获更多幸福感。


来源:金东区融媒体中心

城市站点
首都之窗   |   营口之窗   |   湖北之窗   |   湖南之窗   |   福建之窗   |   金华之窗   |   邯郸之窗   |   鄱阳之窗   |   海阳之窗   |   白城之窗   |   上饶之窗   |   广东之窗   |   深圳之窗   |